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
  • 首頁
  • 守護永續
  • 守護訓練
    • 家系圖與家庭評估 >
      • 家系圖講座 (5月)
      • 家庭系統評估與會談 讀書會 (2025.8-2026,3月)
    • IFS與家族治療系統整合 >
      • 線上大師講座(2月、8月)
      • 2025 IFS工作坊-初階班 (3-9月)
      • 2025 IFS工作坊-進階班 (5、11月)
    • 存在心理治療 >
      • 存在工作坊-學理班 (7月)
      • 存在工作坊-實務班 (8月)
  • 守護任務
    • 守護項目 >
      • 幫助兒童在家庭中長大
      • 讓兒童權利被看見 >
        • CRC民間報告
        • CRC問題清單回覆
        • CRC監督倡議-兒少表意
      • 成為孩子的生命導師 >
        • 生命導師募集與調查
      • 孩子的職業領航員
      • 陪伴孩子的課後照顧
    • 守護據點 >
      • 南港家庭支持服務中心
      • 南投兒童課後關懷中心
      • 竹夢少年啟程基地
      • 守護者培訓中心
  • 守護故事
  • 我要支持
    • 我要捐款
    • 捐物需求
    • 捐款徵信
  • 關於守護者
    • 協會緣起
    • 關於我們
    • 理監事會
    • 2022年度報告
    • 2023年度報告
    • 聯絡我們

 



令人敬佩的媽媽們:
無休的全職工作與巨大壓力,她們需要更多支援


Picture
一個好媽媽,從來都不簡單


  在傳統觀念中,家中的主要照顧者一直都是以女性為主,在台灣更是根深蒂固。家庭主要照顧者當中有六成為女性,且皆為無回報性之照顧與家務勞動;其中,女性因照顧而辭去工作者更是達到四成三(43.9%),相較男性的二成四(24.4%)快高出近兩成(19.5%)之多。

  這也說明「媽媽」這個角色,在家庭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存在,並且是社會都普遍認同的事情;但要做個「好媽媽」,卻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媽媽們一直都是溫柔且堅強的存在,擔任起維繫家庭的重要角色,特別是當她們脫離原本的職場與薪資,將生活的重心投入到家庭當中,照顧兒女和家庭成為生活中最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媽媽們一直都是盡心盡力,並且不求任何回報。

  相較於傳統價值中的「男主外,女主內」 ,總是讓人有男性在外辛苦工作,女性只要顧好家庭就好,職責看似相對簡單且輕鬆,實際上是低估了媽媽們的勞動產值,甚至把在家庭中的家務與照顧工作視為理所當然(產值歸零?)。但事實上,不是只有在勞動市場的有酬勞動才算工作,家中的無酬勞動也是工作,媽媽的付出也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當從職場轉調回家中,付出的代價是薪資與升遷機會歸零,這時候要完成的不再只是上司交辦的任務,而是自己成為家中的主管,對於支出精打細算,對於時間更縝密管理,同時還要相夫教子和照顧孩子生活,這何嘗不是另外一種專業,而擔負的壓力也絕非言語可以形容的。

  在工作上,可以容許失敗或是重來一次,但媽媽的責任卻總是被完美期待,特別是言行舉止都會成為孩子的榜樣。但即使承受這麼多的壓力與責任,媽媽們也不會選擇退縮,而是將家人當作自己的幸福,並且總是不求回報。
Picture

媽媽們的巨大壓力


   媽媽們全年無休,就算休息時間也隨時要待勤,如果以一天工作16小時計(醒著時候就在做家務和照顧工作,休假出遊還是在照顧),以2023年最低時薪176元計算,台灣的全職媽媽最低年薪破百萬(101萬);如果換個方式,將媽媽的工作分為保母、清潔、採購和廚師等任務,這份薪資在美國更是高達台幣230萬(詳見「老爸們,你們請不起全職媽媽」一文)。意味著不管在哪個社會中,家庭主婦都是一個沒有薪酬、工作成本極其高昂,但又被賦予偉大責任的隱形職業。

  高薪的工作從來就沒有簡單的事,更何況「媽媽」這份工作,是一個動輒成本高達一兩百萬的工作,這還是沒有加班費、年終獎金、臨時出勤費,更遑論要週休二日(六日更忙),或符合勞基法工時限制的前提。這樣的薪資與成本,意味著「媽媽」的偉大,更承擔相應的家務與照顧壓力,從懷胎十月開始,從搖籃到長大成人,每個人都還是媽媽放心不下的心肝寶貝。在孩子進入小學前,這樣的壓力尤其沉重,媽媽們不但要兼著工作、買菜,或是大大小小的雜事,又同時要兼顧照顧孩子的全部責任。

  因此,當媽媽不得不離開的時候,誰能夠來協助照顧?這就成為支持媽媽們很重要的事情,這對於當代雙薪家庭中,必須工作的職業婦女尤其重要。好在學齡前的幼兒園一直都是媽媽們的好夥伴,在上班時間能有幼兒園提供孩子們照顧服務、基本教育、安全注意,是一個讓家長們放心的優先選擇。

   為降低媽媽們的照顧與經濟壓力,政府也極力推動能降低經濟負擔的托育政策。不過,立意良善的幼托整合,卻意外成為了媽媽的壓力來源。原因來自於首選的公幼,難以彈性配合接送時間,因此讓家長們逐漸趨向選擇私幼。但這部分高昂的價格,卻是家庭支持不足(無人可協助接送)或經濟較為弱勢的家庭無法承受,如單親家庭。因而讓這些媽媽們也面對著社會排除與社會剝奪的情況,經歷著工作與家庭照顧的衝突,還有經濟壓力也越來越沉重。

  本來是為了保障幼兒成長環境、品質與教育的制度,卻變相的成為家庭在照顧與工作之間平衡的枷鎖,成為家長們的沉重負擔。
Picture

媽媽需要更多支援


  家庭是由「家人」為單位組成的,並不只有「媽媽」這個角色,但媽媽們卻總是為家庭負起最多責任,甚至一肩扛起整個家庭。對此,人們總是將媽媽們的辛勞視作理所當然,但是,比起用讚美來感謝母親們的偉大及無私付出,應該要有更多實際作為來協助她們減輕身上的重擔和責任,如每個家人都應該給予媽媽們支援及協助。

  而政府身為「國家」這個超級大家庭的家長,在嘗試面對少子化的問題的同時,更應該思考如何給予每位媽媽實質的支持,或是建構友善的社區與照顧環境,才能夠全方位支持媽媽;在幫助孩子成長茁壯的過程中,其他家庭成員、社區、國家都應該是彼此的幫手。

  希望有一天,經由每個人的共同合作、彼此扶持,都能一起為了家庭與孩子的成長付出自己一份心力,並且減緩媽媽們一肩扛起的壓力,這就將會是最棒的「母親節禮物」!


作者:林聲鑫、鄭偉銘
(任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專員、策略長)

創造一個可能,讓愛開始循環
  為了臺灣的孩子們,守護者將會持續陪伴與支持家庭,並且幫孩子們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如果你也覺得這樣的嘗試很好,或是覺得提出的方案非常棒,也可以選擇以下幾種方式支持我們,讓這些孩子的生命裡,你也會一直都在。
  • 我想支持孩子與家的陪伴或其他計劃,如本方案(請見支持守護者)
  • 我想要協助孩子與守護者,請告訴我有哪些支持方式(請見展開行動)
  • 我想了解更多有關創新公益服務計劃(請聯絡我們,會與您進一步討論)
Picture
Home
About
Contact

Contact US
社團法人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
The Guardian -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ldren and Family

守護者之家:100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2號7樓之8
臺北南港家支中心:115臺北市南港區市民大道八段516號2樓
南投課後關懷中心:542南投縣草屯鎮富昌路38-1號
TEL:02-66057891
MAIL:[email protected]
Web :www.gnacf.org.tw
Picture
  • 首頁
  • 守護永續
  • 守護訓練
    • 家系圖與家庭評估 >
      • 家系圖講座 (5月)
      • 家庭系統評估與會談 讀書會 (2025.8-2026,3月)
    • IFS與家族治療系統整合 >
      • 線上大師講座(2月、8月)
      • 2025 IFS工作坊-初階班 (3-9月)
      • 2025 IFS工作坊-進階班 (5、11月)
    • 存在心理治療 >
      • 存在工作坊-學理班 (7月)
      • 存在工作坊-實務班 (8月)
  • 守護任務
    • 守護項目 >
      • 幫助兒童在家庭中長大
      • 讓兒童權利被看見 >
        • CRC民間報告
        • CRC問題清單回覆
        • CRC監督倡議-兒少表意
      • 成為孩子的生命導師 >
        • 生命導師募集與調查
      • 孩子的職業領航員
      • 陪伴孩子的課後照顧
    • 守護據點 >
      • 南港家庭支持服務中心
      • 南投兒童課後關懷中心
      • 竹夢少年啟程基地
      • 守護者培訓中心
  • 守護故事
  • 我要支持
    • 我要捐款
    • 捐物需求
    • 捐款徵信
  • 關於守護者
    • 協會緣起
    • 關於我們
    • 理監事會
    • 2022年度報告
    • 2023年度報告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