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
  • 首頁
  • 守護永續
  • 守護訓練
    • 家系圖與家庭評估 >
      • 家系圖講座 (5月)
      • 家庭系統評估與會談 讀書會 (2025.8-2026,3月)
    • IFS與家族治療系統整合 >
      • 線上大師講座(2月、8月)
      • 2025 IFS工作坊-初階班 (3-9月)
      • 2025 IFS工作坊-進階班 (5、11月)
    • 存在心理治療 >
      • 存在工作坊-學理班 (7月)
      • 存在工作坊-實務班 (8月)
  • 守護任務
    • 守護項目 >
      • 幫助兒童在家庭中長大
      • 讓兒童權利被看見 >
        • CRC民間報告
        • CRC問題清單回覆
        • CRC監督倡議-兒少表意
      • 成為孩子的生命導師 >
        • 生命導師募集與調查
      • 孩子的職業領航員
      • 陪伴孩子的課後照顧
    • 守護據點 >
      • 南港家庭支持服務中心
      • 南投兒童課後關懷中心
      • 竹夢少年啟程基地
      • 守護者培訓中心
  • 守護故事
  • 我要支持
    • 我要捐款
    • 捐物需求
    • 捐款徵信
  • 關於守護者
    • 協會緣起
    • 關於我們
    • 理監事會
    • 2022年度報告
    • 2023年度報告
    • 聯絡我們

 


成為孩子的貴人!  一位走入孩子生命的導師
Be a Mentors Stepping into Children's Lives

林聲鑫、鄭偉銘
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專員、策略長

Picture
   育幼院長大離開的孩子,被想像是懂事,也長大,要學著自立,也要學會生活。但事實上,他們要直接面對貧窮、無助、孤獨,除非走上歧路,走進司法或成為單親家庭,沒有人會察覺到他們的困境和孤獨。我們看見這需要一項長期的志業,是服務,更是陪伴生命的歷程,引領著孩子們前進。在國際上,它有個正式名稱-「Mentor」,我們將其稱為「生命導師」。

  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以下簡稱守護者)一直以來致力於支持與陪伴離開育幼院的孩子,並希望能陪伴、引導他們的未來,不至於如此跌跌撞撞;不約而同地,台北環河扶輪社的夥伴,持續進行各類的公益活動,如淨堤、唐寶寶的愛心義賣等,而他們更想嘗試一個持續且長期的社服活動。因此,守護者協會的執行長周明湧Louis,就應台北環河扶輪社C.P. Sam的邀請,於2022年10月25日,擔任「走入孩子生命的導師」社服例會的講師,與扶輪社社員、來賓分享如何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Mentor。

  守護者協會的執行長周明湧Louis,非社工本科畢業,卻在兒童與少年服務領域默默耕於21年,當過社工、育幼院院長,為了孩子闖過詐騙基地、警局、法院、監獄,甚至到過太平間和墳場。但他愈是努力,愈感覺到自己的無能為力,因為工作與專業倫理限制,讓自己只能協助孩子們的現在,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們的未來。於是,他發現了Mentor生命導師計劃。

  在國外,Mentor生命導師計劃早已被認可,並且廣泛運用到兒少服務中,不僅是安置兒童,還包括社區兒童。例如在英國,每個從育幼院或寄養家庭離開自立生活的孩子,都有專屬的導師,亦師亦友,成為他們生命中的燈塔;但在臺灣,離開機構的孩子們,在與社工的專業關係中止後,身旁經常沒有可以信任的成人,可以支持、陪伴他們,導致孩子們只能孤獨前進。

  因此,藉由這次環河扶輪社邀請的機會,分享一個Louis想在臺灣推動Mentor導師制度的嚮往,或許在未來,你也是引領孩子職業視野或生命的重要貴人。
Picture
有些比捐款更有用的東西
Something More Effective Than Donations

  有人問說:「我都已經捐款捐了三十年,當年聽說孩子們沒飯吃、沒書念,於是我就捐款了,但怎麼我捐了這麼久,到現在還是有這麼多孩子沒飯吃也沒書念?」

  在講座的一開始,Louis就丟出個問題,這可能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因為,一般人經常想到的方法,是給錢、給食物、給書讀,甚至是提供就業機會,但這樣社會情況卻仍然持續下去,究竟是為什麼?

  或許,是人們老是將貧窮過於簡化,歸咎於個人不努力、懶惰的問題;但換個思考,貧窮也是勞動、經濟市場等大環境的問題。例如當遇到全球金融風暴,或近年的Covid-19的疫情,個人在其中就顯得渺小,容易帶著家人、孩子們一同跌落到貧窮陷阱,並且難以脫離,進而再引發諸多的家庭壓力、照顧問題,就將孩子一路推到了兒少安置機構(育幼院)裡。

  Louis說,進到安置機構的孩子們,很多都回不了家,因為家庭的狀況沒有改善。於是,他們只能夠在18歲之後,莽莽撞撞的走入社會與職場,走上「自立」這條路。大人們的想像是,他們滿18歲就應該能夠自己負責,能夠賺錢維持自己的生活。但回頭想想,我們是幾歲開始能為自己負全責?大學畢業是22歲,加個碩士班是24-25歲,男生再當個兵是26-27歲,念書、買車有家裡支持,結婚的彩禮,甚至買房的頭期款都有父母的協助!但孩子們,只有自己一個人,18歲就要完全靠自己。他們沒有背景、沒有靠山,念書的學貸、生活費、房租都要自己籌,一直被生活追趕著喘不過氣,卻沒有選擇的餘地;他們孤獨,卻只能孤軍奮戰。

  對於我們來說,捐錢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錢不是萬能,沒辦法解決孩子們的困境。或許,當我們不再高高在上是一個「捐款人」,俯視著孩子們的一切,而是成為在他們身邊的朋友、引導者,將會看到不一樣的可能性。
Picture
離院後,一個人的戰鬥
The Battle Alone After Discharge


  在十月份,一位Louis曾經服務過的孩子傳來訊息,希望邀請他在國慶假日期間,去看他擔任憲兵,站國慶日的衛兵哨。長大的他,選擇成為一名職業軍人,而國慶日的憲兵又是萬眾矚目的焦點,穿著帥氣的憲兵服,英俊挺拔的姿態,在這個榮耀的時刻,總想要有個人能分享。因此,他思來想去,找上還持續關注他們生活,並且是曾經當過育幼院院長的Louis,分享這一切。
孩子們到今日都還稱呼Louis為院長,而成立的社群名稱叫「我的大家園」。

  曾經,他的夢想當警察,但在經濟、家庭衝突的雙重壓力下,他已經盡力準備也沒能考上警察。他不願意就這樣放棄,但沒有好的背景、缺乏家庭支持,加上家中還有幾個手足,他只能選擇從軍,承擔起家中的經濟支柱,並且趁著空閒時間讀書,希望有一日能完成夢想。對於他而言,努力生活是基本,沒有選擇是現實,只能夠不斷前行,不斷戰鬥。

  「育幼院孩子長大了,從此過得幸福快樂的日子?」從上面的故事可以發現,現實並不會像童話故事般美好。原本孩子們都期待結案,因為他們嚮往自由;但他們的內心的創傷和孤獨,並沒有結案,而是會伴隨他們一生。

延伸閱讀:報導者/廢墟裡的少年-離院後,一個人的戰鬥
Picture
能不能,有一個人在?
Having Someone For Me


  每一個人在迷茫的時候,都有機會遇上生命中的「貴人」,可能是自己的老師、尊敬的長輩、賞識自己的主管,或是自己的好友,在人際關係中的任何一個相遇,都可能是我們的導師與前輩。

  但這些長大的孩子們,在出現貴人之前,可能「名義上的家人」會先出現,例如積極爭取讓孩子回家,說「他可以打工了,快點把孩子還給我」。原來,是因為他們長大,可以幫自己賺錢,所以才值得關心了。或許,這樣狗血的轉折連八點檔都不會演;但Louis說,在孩子們的生命中,現實卻經常比小說更加荒誕!經常,家庭支持不但沒有,可能還各種會拖後腿,讓他們在經濟上疲於奔命的時候,還會不斷的跌跤,更難以建構自己的人際關係網絡,找到屬於自己的貴人。

  「能不能,有一個人在」有個孩子這麼說到。

  有時候,他們真的很希望有個人在,能夠跟他們說說話,能夠陪伴他們,能夠支持他們向前行。或許,正因我們陪伴的是「人」,關係才會如此的珍貴,而這也更體現出Mentor生命導師計劃的重要性。
Picture
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

  守護者協會的Mentor生命導師計劃,是一個再造貴人的計劃。從初階的職業領航員開始,到進階的生命導師,從職場、生活,走到孩子們的生命當中,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Louis觀察到現場的扶輪社的社員與來賓們,因為太認真,都會不斷在想著,如果要參與,自己能夠給孩子什麼?能不能夠做得好?

  Louis說,其實不用太擔心。因為,每個人都能成為職業領航員,只要你對於自己的工作自豪,願意向孩子們介紹你的職業,就如同扶輪社(
Rotary)四大例會-職業例會的講師一樣;只不過,差別是你將成為孩子們的專屬職業講師。如果有任何一位孩子對你的介紹與說明有興趣,他們可以借閱職業領航員這本「真人圖書」,屆時你可以從實體,或線上和孩子們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與生命經歷,或是給予他們職場見習的機會,成為職場上的引領者與解惑者。

  其次,如果想給孩子更多,則可成為進階的生命導師,成為
值得孩子們信賴的成年人,與他們建立長期的友誼,並持續的聯繫。這是一種關係的安全與穩定,在徬徨時給予陪伴,在需要挑戰時給予支持,並且培養自我認同感,讓他們能夠掌握自己的生活。換句話說,你會是孩子們一個積極且想效法的榜樣。

  這件事說難不難,卻也不簡單,除了需要培訓,更需要堅持下去到最後一刻;如果決定要做,就不要讓自己,更不要讓孩子失望。經過培訓,你會成為引導孩子們生活、職涯,甚至生命的導師;我們期待,
這會是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也是他生命中的貴人。
Picture
創造一個可能,讓愛開始循環

  感謝這次台北環河扶輪社C.P. Sam,邀請守護者分享Mentor生命導師計劃,才有機會引領社員和來賓,跨出捐款和慈善的迴圈,思考對孩子有真正意義上幫助的社會服務,每個人都有機會親身投入,創造一個善的循環。最後,守護者執行長Louis說,今天的分享,並不想強調孩子的困境與悲傷,而是提出一個真實改變孩子的邀請:如果你願意參與到孩子們的生命中,無論時間或長、或短,孩子們都會因為遇見貴人,讓人生得到了拓展與向上提升。

  如果你對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有興趣,歡迎來到我們的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pognacf)按讚,也可以成為支持守護者,或是參與志願服務。

  如果你對生命導師/職業領航員/後勤支援團隊有興趣,本方案規劃將從小規模的試辦開始,希望尋求資源推動正式且長期的計劃,且持續募集符合資格的夥伴,經過培訓成為儲備的生命導師,或成為孩子們的職業領航員。如果你對於這個計劃有興趣,則可以選擇以下幾種方式,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們盡一份心力。讓這些孩子的生命裡,你也會一直都在。

  • 我想支持孩子與家的陪伴或其他計劃,如本方案(請見支持守護者)
  • 我想要協助孩子與守護者,請告訴我有哪些支持方式(請見展開行動)
  • 我想了解更多有關創新公益服務計劃(請聯絡我們,會與您進一步討論)
Picture
Home
About
Contact

Contact US
社團法人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
The Guardian -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ldren and Family

守護者之家:100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2號7樓之8
臺北南港家支中心:115臺北市南港區市民大道八段516號2樓
南投課後關懷中心:542南投縣草屯鎮富昌路38-1號
TEL:02-66057891
MAIL:[email protected]
Web :www.gnacf.org.tw
Picture
  • 首頁
  • 守護永續
  • 守護訓練
    • 家系圖與家庭評估 >
      • 家系圖講座 (5月)
      • 家庭系統評估與會談 讀書會 (2025.8-2026,3月)
    • IFS與家族治療系統整合 >
      • 線上大師講座(2月、8月)
      • 2025 IFS工作坊-初階班 (3-9月)
      • 2025 IFS工作坊-進階班 (5、11月)
    • 存在心理治療 >
      • 存在工作坊-學理班 (7月)
      • 存在工作坊-實務班 (8月)
  • 守護任務
    • 守護項目 >
      • 幫助兒童在家庭中長大
      • 讓兒童權利被看見 >
        • CRC民間報告
        • CRC問題清單回覆
        • CRC監督倡議-兒少表意
      • 成為孩子的生命導師 >
        • 生命導師募集與調查
      • 孩子的職業領航員
      • 陪伴孩子的課後照顧
    • 守護據點 >
      • 南港家庭支持服務中心
      • 南投兒童課後關懷中心
      • 竹夢少年啟程基地
      • 守護者培訓中心
  • 守護故事
  • 我要支持
    • 我要捐款
    • 捐物需求
    • 捐款徵信
  • 關於守護者
    • 協會緣起
    • 關於我們
    • 理監事會
    • 2022年度報告
    • 2023年度報告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