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不,是在說什麼? 「我只是叫他拿個便當盒出來放著,他都做不到。」一位媽媽在講座現場嘆了口氣。她不是在責怪,而是帶著一種熟悉的無力。另外一個爸爸苦笑補了一句:「對孩子講十句,他就頂我十一句,講了也沒用。」 這些話,對許多在場家長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孩子愈來愈大,卻愈來愈「難說話」,不肯配合、不願聽話、甚至動不動就頂嘴、關門、沉默不語。面對這些「說不」的孩子,大人們常常卡在一個又氣又怕的位置上——罵了怕關係變差,不罵又覺得管不動。 因此,六月的南港親子講座,我們邀請守護者協會外聘督導、也是家長團體帶領人的周書尹社工師,陪伴家長們一起思考:當孩子說不,大人到底可以怎麼辦?
0 評論
這是守護者協會一路陪伴的孩子所寫下的感受文。她曾經是我們在育幼院陪伴的孩子,後來結案離開,但我們的執行長周明湧(孩子口中的「院長」)與南港家庭支持服務中心(簡稱家支中心)社工淮恩,從未中斷關心他的腳步。 當她在高二升高三時陷入低潮,幾乎打算放棄學測,是這兩位大人陪他重拾希望、報名補習班、一路撐到錄取大學。他的故事,是我們一直相信的—--只要有人不放手,孩子就能重新站起來。 以下,是她親筆寫下的心路歷程。(本文除遮掩部分人名、地名外,並未有調整)
今天在南港家庭支持中心,發生了一件讓人忍不住微笑的小事。 一位經常來中心的孩子,在吃完晚餐、洗完澡後,準備搭公車回家。孩子們大多來自弱勢家庭,我們平常除了提供基本照顧,也注重生活自理訓練與良好習慣的養成。 回家的公車班次不多,大約每30至40分鐘才一班。為了避免孩子等太久,我查了即時到站資訊──原本預計還要30分鐘才有車,結果突然跳出一班「隱藏班次」,只剩8分鐘就會到站! 我趕緊提醒他:「你要快點準備,不然就要再等四十分鐘囉!」 但他卻沒有急著收書包,反而低著頭做別的事。
2024年5月17日,守護者協會南港家庭支持服務中心的週末俱樂部孩子們,受邀前往青年社會住宅,參加由新東陽精心籌辦的端午節活動【粽意新東陽‧包粽囉!!】。從活動設計到現場互動,處處看得見新東陽團隊的用心,也讓孩子們在節日中感受到格外的溫暖與重視。 活動一開始,孩子們學習如何包傳統肉粽,親手操作摺粽葉、放入肉、栗子與香菇餡料,再小心地綁繩收口。每個孩子都專注投入,有位孩子包完後說:「我要多包一顆,帶回去給媽媽吃。」一句話讓現場的志工與老師們都深受感動。
昨天(5/4)的下午,聽說南港親子館有辦小小園遊會,結果湧進上百對家長與孩子們!其中,第23號南港家支中心攤位——「骰出理解力,共融問答大挑戰」,吸引了119人次的孩子們帶著家長來攤位PK,個個玩具娃娃滿載而歸,更重要的是,讓家長們學會了正向表達!
每年五月的母親節,是感謝與陪伴的季節。為了讓辛苦的家庭照顧者感受到支持與肯定,守護者協會南港家庭支持服務中心舉辦了一場特別的母親節親子活動——「我家你家一家親:帶一道菜,帶一份愛」,邀請家庭帶來一道拿手菜,用美食與笑聲串起彼此的情感連結。
5/4(六)的南港音樂共融園遊會,來「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南港家庭支持服務中心」攤位走走吧! 你知道嗎?孩子的不聽話,有時是在說「我需要幫忙」;行為背後,其實藏著一個求助訊號。 我們用趣味問答+🎲擲骰子遊戲,帶你輕鬆認識共融教育,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小秘密🎈玩遊戲、拿玩具,還能一起打造更友善的教養環境!
🎉 溫馨五月 母親節活動邀請您一家來共襄盛舉! 🌷 五月,是感謝媽媽的季節,也是一個讓家人齊聚、共享溫馨時光的好時機! 我們誠摯邀請您和家人一同參加我們於 5月3日(週六)舉辦的母親節活動,活動內容豐富有趣,適合各個年齡層的大朋友與小朋友共同參與!
文/鄭偉銘 南港家庭支持服務中心督導 4月11日的晚上,南港家庭支持服務中心特別邀請周書尹老師,與一群關心孩子的家長們,一起探索「如何陪伴青春期孩子走過情緒風暴」。 老師提醒我們,在談青春期孩子的情緒前,得先從幼兒期說起。孩子的情緒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透過經驗與照顧者建立起來的。例如:六個月大的孩子,情緒常常與主要照顧者緊緊連結,而當孩子開始說「不要」,也正是在測試和學習如何影響他人、建立界線。
文/鄭淮恩 守護者南港家庭支持服務中心社工 孩子坐不住、注意力無法集中,老師講的話一句也聽不進去,甚至同樣的錯誤一犯再犯——這些在家庭與學校中不斷上演的場景,對許多家長與老師來說,既熟悉又讓人無力。尤其當這些行為被誤解為「故意搗蛋」,我們更容易陷入指責與挫折的循環。 在4月9日的那一天,南港家庭支持中心的夥伴們,特地從台北南下,來到南投參加這場講座,只為了親身聆聽這位母親的故事──她同時是一位老師,也是一位過動症孩子的母親。她的分享,不只是生命歷程的敘述,更是我們在第一線陪伴家庭與孩子時,極為重要的學習素材。
|
守護者
只要孩子需要,我們都在 類別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