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不,是在說什麼? 「我只是叫他拿個便當盒出來放著,他都做不到。」一位媽媽在講座現場嘆了口氣。她不是在責怪,而是帶著一種熟悉的無力。另外一個爸爸苦笑補了一句:「對孩子講十句,他就頂我十一句,講了也沒用。」 這些話,對許多在場家長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孩子愈來愈大,卻愈來愈「難說話」,不肯配合、不願聽話、甚至動不動就頂嘴、關門、沉默不語。面對這些「說不」的孩子,大人們常常卡在一個又氣又怕的位置上——罵了怕關係變差,不罵又覺得管不動。 因此,六月的南港親子講座,我們邀請守護者協會外聘督導、也是家長團體帶領人的周書尹社工師,陪伴家長們一起思考:當孩子說不,大人到底可以怎麼辦?
0 評論
昨天(5/4)的下午,聽說南港親子館有辦小小園遊會,結果湧進上百對家長與孩子們!其中,第23號南港家支中心攤位——「骰出理解力,共融問答大挑戰」,吸引了119人次的孩子們帶著家長來攤位PK,個個玩具娃娃滿載而歸,更重要的是,讓家長們學會了正向表達!
每年五月的母親節,是感謝與陪伴的季節。為了讓辛苦的家庭照顧者感受到支持與肯定,守護者協會南港家庭支持服務中心舉辦了一場特別的母親節親子活動——「我家你家一家親:帶一道菜,帶一份愛」,邀請家庭帶來一道拿手菜,用美食與笑聲串起彼此的情感連結。
文/鄭偉銘 南港家庭支持服務中心督導 4月11日的晚上,南港家庭支持服務中心特別邀請周書尹老師,與一群關心孩子的家長們,一起探索「如何陪伴青春期孩子走過情緒風暴」。 老師提醒我們,在談青春期孩子的情緒前,得先從幼兒期說起。孩子的情緒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透過經驗與照顧者建立起來的。例如:六個月大的孩子,情緒常常與主要照顧者緊緊連結,而當孩子開始說「不要」,也正是在測試和學習如何影響他人、建立界線。
文/鄭淮恩 守護者南港家庭支持服務中心社工 孩子坐不住、注意力無法集中,老師講的話一句也聽不進去,甚至同樣的錯誤一犯再犯——這些在家庭與學校中不斷上演的場景,對許多家長與老師來說,既熟悉又讓人無力。尤其當這些行為被誤解為「故意搗蛋」,我們更容易陷入指責與挫折的循環。 在4月9日的那一天,南港家庭支持中心的夥伴們,特地從台北南下,來到南投參加這場講座,只為了親身聆聽這位母親的故事──她同時是一位老師,也是一位過動症孩子的母親。她的分享,不只是生命歷程的敘述,更是我們在第一線陪伴家庭與孩子時,極為重要的學習素材。
2024年,是守護者協會前進南港提供家庭服務的第一年。我們相信,每個家庭都有成長與改變的潛力,只是有時候,他們需要更多支持。在面對困境時,我們的社工深入家庭,提供專業協助,陪伴孩子與家長找到適應生活的方式,讓未來有更多可能性。 我們的目標簡單而堅定:幫助家庭建立穩定的生活,讓孩子和家長能夠在困難中找到方向,逐步邁向更好的未來。
12月14日的南港,雖然迎來寒流,但玩jouer私董會夥伴們參與公益服務的熱忱,讓南港家庭支持服務中心充滿暖意!這是守護者協會和玩Jouer私董會再次攜手合作,為孩子們實現耶誕心願。一週前完成禮物統計後,陸續收到小書包、文具、筆記本、水壺等等……孩子們的願望雖然簡單,卻溫暖真實,為這個冬天增添了幾分幸福的味道。.
文/鄭淮恩 社工 第一次見到小辰是在家訪時,他在樓梯口吹著直笛的聲音稱不上安靜,彷彿在用旋律等待著生活的變化。媽媽平常晚上9點才回來,而他卻經常沒有帶鑰匙,家裡的情況讓人心疼——堆滿了雜物,食物也隨意放置著。(在小辰眼裡太棒了,簡直是一個玩躲貓貓的好地方。) 我們的陪伴計畫開始了,第一課是教小辰每天要洗澡,早上準時到學校。聽起來簡單,但實際操作卻充滿挑戰。不過,守護者始終相信,只要有耐心,總能看到改變的曙光。
文/鄭淮恩社工 其實這場烤肉,是從一個孩子的話開始的。 有天,一位孩子悄悄說:「今年中秋,我有點想要烤肉……」 於是,社工就開示策畫,默默地就變成一大群人的歡樂。 2024年的中秋前夕,我們邀請了目前在課後照顧班的孩子來中心烤肉,提前過中秋節!其中一位高三的大女生正在備考,每天放學後都會到中心專心讀書,我們每天傍晚都為她提供一個安靜、溫暖的學習環境。 難得放一天假不用看書,她開心地幫忙串材料、烤肉、玩桌遊!🎉
家裡有孩子的爸爸媽媽,常常一天到晚忙得沒時間休息,心裡累、身體也累。為了讓這些辛苦的家長能喘口氣,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南港家庭支持服務中心,在2024年的暑假,特別針對家長舉辦了一個「家長辛苦了-照顧者喘息團體」。這個團體的目的是幫助家長放鬆,學習如何調整心情,讓自己和家人都能過得更好。
|
守護者
只要孩子需要,我們都在 類別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