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守護者協會一路陪伴的孩子所寫下的感受文。她曾經是我們在育幼院陪伴的孩子,後來結案離開,但我們的執行長周明湧(孩子口中的「院長」)與南港家庭支持服務中心(簡稱家支中心)社工淮恩,從未中斷關心他的腳步。 當她在高二升高三時陷入低潮,幾乎打算放棄學測,是這兩位大人陪他重拾希望、報名補習班、一路撐到錄取大學。他的故事,是我們一直相信的—--只要有人不放手,孩子就能重新站起來。 以下,是她親筆寫下的心路歷程。(本文除遮掩部分人名、地名外,並未有調整) 在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我參與了暑期活動的帶領工作。有一天,淮恩社工在和院長談起我的課業和未來發展時,問我有沒有考慮補習。其實,一開始我是抗拒的。因為我覺得自己已經來不及了——那時是八月中,離學測只剩下四個多月。我甚至連暑輔課程都在擺爛,心想:「就算拼,也拼不出什麼了吧?」 但院長和淮恩社工卻沒有放棄我。他們開始認真地跟我分享各個補習班的資訊,甚至細心地分析每家補習班的風格與特色,像是爸媽一樣在為我找尋出路。那一刻,我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該為未來再努力一次。這樣頹廢下去,真的好嗎?於是,我下定決心,想給自己一個機會。 我們約在8月27日一起去看補習班。在那之前,我已經自己偷偷看過家裡附近的幾間補習班。那天,我們約在板橋火車站,之後從那裡一路走到府中捷運站附近——沿路是烈日當頭,兩人走了十幾分鐘的路,才來到目的地。 首先,我們進了一間位在樓上的A補習班。老師出來介紹課程,態度很直接、有些急促,可能是為了方便安排班級,他馬上詢問我就讀的學校和成績。但我一直對自己所讀的學校感到自卑,那是一所公立後段高中。聽著他一連串直接的問題,我心裡開始排斥起來,覺得自己像是被放在秤上評價。 淮恩社工看出了我的不自在,於是溫柔地說:「沒關係,我們去樓下那間看看。」走進B補習班,整個氛圍截然不同。老師不再急促地拋問,而是用引導的方式介紹課程與學習規劃,讓我感覺就像學校外的另一個班導。那種被理解、被期待的感覺,讓我產生了信任。 經過幾天考慮,我決定就報名B補習班。淮恩還開玩笑說:「補完習我們再來吃這棟樓下的火鍋吧!」然而,當問到費用時,我的心又沉了一下。補全科加上銜接課程,總費用將近十萬。當下我真的想放棄了,這筆錢我根本付不出來。 但院長卻對我說:「沒關係,我們可以想辦法。只要你願意努力。」那一刻,我感動得說不出話。有人願意為我投注這麼多心力和資源,卻也讓我感到一股深深的壓力——我害怕辜負他們的期望。 從那時起,我開始和淮恩社工一起規劃每天放學後到南港家支中心補課,補足5月至9月前的進度。那段時間,因為偶爾零用錢不夠(筆者補充說明:這裡的零用錢是指生活費),淮恩社工還會煮各種美味給我吃。有XO醬麵、各種丸子、鮮蝦水餃、韭菜水餃……她甚至能用氣炸鍋或塑膠碗加微波爐煮出這些熱騰騰的餐點。 家支中心裡,總是瀰漫著食物香氣,常常一進門就能聞到幸福的味道。有時還會有她家人寄來的小零食,讓我在書堆裡也有喘息的空間。 在我補課的期間,中心也會來一個弟弟——小辰。他下課後會來這裡吃飯、洗澡。聽說他剛來的時候吃完飯不會收拾、不擦桌子,但現在已經能自己把東西分類清洗,還會主動擦乾淨桌面。偶爾,我在上課耳機戴久了耳朵痛,拿下來時還能聽到浴室裡傳來他高歌的聲音—--那歌聲總是跟著抖音熱梗更新,成了每天的一段小趣味。 這樣日復一日的生活,很快就到了學測那天。考完後,我用繁星推薦上了靜宜大學。畢業典禮那天,淮恩社工特地來參加,可惜院長因為開會無法到場。典禮結束後,我們一起去吃了韓式小飯館,好像完成了我們那年夏天補習班樓下火鍋的約定。 回想這整段經歷,我一直覺得院長與淮恩社工是生命中最特別的一群人。我不是他們正式的個案,院長甚至只是我過去在院裡的照顧者,早已結案多年。但他們從未因身份改變而停止關心我,依然願意無條件地付出。 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能有這麼大的愛。或許,這也是我人生該學的一課。未來,我也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像他們那樣的大人——一邊成就自己,也能成就別人,一邊努力生活,也願意拉別人一把。 守護者後記:我們去參加她的畢業典禮,那天下大雨,但既然答應就不能反悔,這可是人生的重要時刻!這其實早已超過社工的職責,但又如何,這就是我們堅持的陪伴! ----「只要孩子需要,我們都在。」 💕 更多支持我們與孩子
0 評論
發表回覆。 |
守護者
只要孩子需要,我們都在 類別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