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守護者協會參與2025年1月9日「兒少法修訂如何落實兒童權利公約」公聽會的內容整理,聚焦兒少權益的現況、問題與解決方向,期望促進政策改進與社會共識。共提出四個核心主題,此為主題三「教育體系面臨的中輟生問題」。 問題概述 弱勢家庭的孩子在教育體系中經常被系統性忽視,這不僅導致中輟問題的惡化,也使識字率低下成為普遍現象。根據現場觀察,每十個弱勢家庭的孩子中竟有三個屬於文盲。這一現象表明,所謂的「就學權」並非僅僅意味著孩子走進教室,而是要確保他們能夠真正學到實用的知識與技能。. 國民教育法規定所有適齡兒童都應接受基礎教育,但現行的教育制度卻未能提供足夠的支持,特別是針對特殊需求學生和學習進度落後的孩子。雖然教育部提倡「小班小校制」,但現實中,大多數班級仍然由一位老師負責28到30名學生。在如此高的師生比下,許多有專注力或學習困難的孩子無法獲得足夠的個別輔導,最終成為「六年小學畢業卻一字不識」的文盲。 中輟生問題的惡性循環也反映了教育體系未能妥善應對的結構性問題。當校長與老師被要求負起中輟防治的責任時,他們往往只能勉強讓孩子回到校園,甚至以妥協的方式,例如讓孩子只來學校吃飯或待在教室裡玩遊戲。然而,這些措施並未解決孩子的實際學習需求,反而使他們在高年級以後面對更大的壓力,進而導致中輟或偏差行為。 改進建議
結語 「就學權」的核心不在於孩子是否進入校園,而在於他們是否真正獲得應有的學習機會與支持。解決中輟問題的關鍵在於系統性的結構改革,唯有在教育、社會與家庭之間建立有機的支持網絡,才能打破中輟與偏差行為的惡性循環,讓每個孩子都能在人生的起跑線上獲得平等的機會。 支持守護者 守護者協會期盼,每一個提出的主題和建議,能夠幫孩子們建立平等機會與健康成長的環境,這是國家與社會共同的責任,也是我們持續推動的目標。如果您也認同,歡迎一起成為支持守護者的力量,讓我們能夠持續為兒少發聲,讓他們的權益獲得真正保障! >>https://www.gnacf.org.tw/support.html 延伸閱讀
0 評論
發表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