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守護者協會的夥伴化身為育幼院的聯絡窗口,因為在LINE的公益社群中,有人表示想捐贈床墊給育幼院,讓孩子們能睡得好。 第一天的忙碌統計,傍晚時分夥伴公布了目前的需求數據:共有九家育幼院登記床墊,另有四家還在統計中,目前需求已達到25張床墊! 「夭壽喔 社會局沒有買床給他們嗎?」 一個致力於私董會活動和公益服務的老闆凱哥問到... 這看起來像是笑話,估計多數人會忍不住笑出來,但卻一語中的。因為政府長年來提供的安置經費不足,多數育幼院的設施設備都靠自己募來的。以政府設立的兒童之家為基準,每位孩子每月的經費約6萬5千元,但提供給民間育幼院的經費僅有1萬6千元,最近才因監察委員糾正略增至2萬6千元,還要讓人有種「謝主隆恩」的感覺。 每當有人問說,為什麼育幼院的照顧費用這麼貴?我總是回答「因為媽媽很貴」,但許多人都秒懂!因為在家中「媽媽」的角色本身包含多項專業工作,要準備三餐(廚師)、打掃(清潔人員)、傾聽(心理師)、採購與接送(行政人員)、陪伴學習(生輔員/保育員)等,甚至24小時待勤等。所以說,媽媽其實非常的貴。 「要對媽媽好一點,因為若要付薪水,爸爸是請不起你媽媽的!」一位爸爸笑著跟孩子說到。 換句話說,育幼院須依市場行情,遵循勞基法(輪三班,一位媽媽角色須配四到五位照顧者),聘用所有原本是媽媽角色任務的專業人員來照顧孩子們,你說能不昂貴嗎?根據安置盟的統計,民間育幼院每位孩子每月的照顧費用在6萬至13萬元之間,偏鄉地區的成本更高,因為人力和交通費用都較高,甚至心理師、特教老師和物理治療師都得從外縣市聘請。 當我們理解媽媽的辛苦,和照顧費用的高昂之後,回頭來看政府的補助,發現差距之大令人震驚。政府提供的1萬6千至2萬6千元,與實際需求的6萬至13萬元相差三倍以上。而當你質疑官員,他們總是以「有給經費」作答,卻從未足額,只稱其為「補助」,因為這是你歡喜受甘願做(就是做功德)! 不禁讓人再次想起凱哥那句:「夭壽喔!社會局沒有買床給他們嗎?」若政府給的安置費連孩子的生活費、餐費、學費等都捉襟見肘,那還真難再擠出錢來買床(設施設備);剩下的,就只能靠育幼院自己設法籌措了。 然而,面對龐大的需求與資源不足的現實,找到解決之道其實也不難:要不政府「慷慨解囊」給足育幼院經費;要不「未雨綢繆」加強家庭支持,降低孩子被安置的需求。前者如日本模式,政府必須擔起這份照顧責任,給足經費和支持,育幼院自然不必總在危機發生後又被秋後算帳;至於後者,正是守護者協會一直在做的:撐住家裡的爸爸媽媽,讓孩子能在家裡健康長大。才是節省社會成本,捐款和預算也能更有長遠效益,一舉兩得! 再補充說到「家庭支持」的成本效益——假如一位家庭支持社工服務六個家庭,讓每戶兩個孩子免於進入育幼院,光每月就省下72萬(12人*6萬)!但支付一位社工平均月薪4萬2千,加上行政和水電成本5萬,這投資效益一算高達14.4倍,再保守的估算也還是超值!更別提支持家庭後讓父母工作穩定、孩子遠離犯罪的效果,這筆潛在的省下來的「無形成本」才真叫人嘆為觀止。 基於這個理念,守護者協會致力於支持家庭,讓孩子們能安心待在家裡,而不是進育幼院。畢竟,家才是他們最溫暖的成長空間!如果您認同這個目標,請考慮支持守護者協會,您的每一分支持都將幫助孩子們留在家中茁壯成長。讓我們一起行動,為孩子們創造更多美好的未來,愛的延續,就從這一刻開始! 文:鄭偉銘、周明湧
(守護者協會策略長、執行長)
1 評論
孫輔君
12/3/2024 07:32:42 pm
我有高腳床,可以捐贈,買來沒用
回覆
發表回覆。 |
守護者
只要孩子需要,我們都在 類別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