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尊重孩子說話的權利,他也更願意配合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 「好了,手機收起來,馬上去洗澡!」 結果孩子大吼大叫、大哭,或整個人躲起來不理你? 大人只是想把日常流程完成,但在孩子的世界裡,這就像一個毫無預警的打斷指令。尤其是對特殊需求孩子來說,「轉換活動」本來就是困難的。如果我們突然下指令,就像是把他們從熟悉的狀態裡硬生生拉走,容易讓他們覺得失控、被剝奪、甚至受傷。 預告,不是命令前的通知,而是給孩子一個安心轉換的空間 我現在已經習慣這樣說:「我們還有十分鐘就要把手機收起來,你想要自己關,還是我幫你關?」 孩子一開始也會說「不要」,但因為我有提前說明,有時候他會自己關,有時候會說「再一分鐘」、「打完這一局」,我可以接受,他也覺得自己有參與,後來我們彼此都輕鬆多了。 這不是技巧而已,其實也是一種尊重。 根據《兒童權利公約》第12條,孩子有表達意見的權利,也有權參與與自己有關的決定。 提前預告,就是讓他知道:「你不是被控制,而是可以準備,也可以有一點選擇。」這對孩子來說,會是一種被尊重的感覺,也能減少很多衝突和對立。 怎麼預告才有用?你可以這樣說
提前預告,不是妥協,而是溫柔地告訴孩子:「你是有權利參與自己生活的人。」這樣的對話方式,可以讓孩子更願意合作,也更有安全感。 🔔更多活動或資訊
0 評論
發表回覆。 |
守護者
只要孩子需要,我們都在 類別
全部
|